【使命】到晋祠观三绝,看三宝,赏三匾。山西7.
我们抓紧看遥古城的原因是司机和导游答应大家去看晋祠。由于旅游车耽误了时间,加上在五台山堵车少看了景区,司机导游增加了参观晋祠作为补偿。旅游车是旅行社外雇的车辆,所以俩司机也想对游客好一些,保持信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但不懂历史典故和古代建筑形式,到晋祠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而已。那么到晋祠主要看什么呢,概括起就是观三绝,看三宝,赏三匾。
到了晋祠,大家下车。在古牌楼前拍照,然后走进晋祠公园。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古典园林游览胜地。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号为晋。因此,后人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都曾对晋祠重修扩建。
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兴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新建后经三次扩建,又经多次内部修整完善,展现为现在的模样。2003年,在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进行了内部环境整治,拆除了不协调建筑,园内心地带塑龙兴晋阳历史群雕即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勋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等功臣群雕。李世民率群臣起兵太原,克关,取长安,灭隋建唐,战功赫赫,声名远播,雕塑高6.99米,宽9 .5米,重2500公斤,时为太原市最大的青铜雕塑。
我们进了大门就看到了这组群雕。 园内呈自然式布局,以园林植物为主,栽植有银杏玉兰牡丹水杉等49科,134种,余株名贵花木。以水系为纽带,辅以亭台楼阁莲池水榭,将人文景观园林景观有机的相结合,
晋祠三绝一是柏唐槐参天古树柏,老枝纵横,盘根错节,位于圣母殿左侧,相传为西时所植,距今已有2700多年。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左右两株,同年所植,故称齐年古柏。一株为岳寺西南的长龄柏,高15~16米,干粗2米余,形似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可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剩下的一株,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代的两棵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二是宋代彩塑圣母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是难老泉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 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数万亩稻田。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
晋祠三宝一是圣母殿全寺的主殿,是为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重建于1102年宋崇宁元年。大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面几方形。殿身五间,副阶匝,为现存宋代建筑最早的实例。殿柱子略向内倾,角柱显著升起,形成飞檐。殿顶黄绿琉璃相加,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前檐柱上雕盘龙雕于1087年宋元祐年,是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八条盘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圣母殿是现存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二是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为晋水第二泉源。古人以方为沼,圆形为池,因此池是方形,池又多鱼,故名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古人有飞梁石磴,陵跨水道之说法,故曰飞梁。沼上架十字飞梁,下由18根八角石柱支撑,桥面西宽阔,南北下斜如翼,翩翩欲飞。飞梁,最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已经建成,现在我们看到的鱼沼飞梁是宋代的遗存,距今也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对于研究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值,是内现存古桥梁仅有的一例。
三是献殿建于1168年金大定八年,1594年明万历二十年重修,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梁,不弱不费。前檐明间敞门,四槛墙,上至直棂栅栏。四角结构合理,坚固耐久,店内敞朗,外观稳固而舒展。是古代建筑的瑰宝。
晋祠三匾一是难老难老泉在晋祠三绝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难老泉亭匾额甚多,其以明末清初傅山所题难老匾最为著名,其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二是对越对越坊在晋祠景区轴线上的金人台西,建于明代万历四年。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相传,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到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对越语出诗经·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对,意为报答;越,意为宣扬。对越即报答宣扬祖先德,此处应是一语双关,既指报答宣扬母德高尚,也指圣母邑姜功德无量。
三是水镜台水镜台位于轴线最前端,始建于明朝。初晋祠的游览者,会将水镜台的背面正对大门的一面误认为是正面,其实绕过去一看就明白,这是一座坐朝西的古戏台。水镜台是经过多朝的增建,才形成现在殿台楼阁四种融合的风格。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背面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正面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
另外一宝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角各铸有一个铁人,每个铁人高约两米,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这一尊铜像也有太原守护神的美称,是晋祠内塑像精品之一。
看过这些宝,不枉山西此行。抓紧返津。就这车啊,开不起,着急也没有用。次日凌晨3点半到天津。赶紧打车回家吧。